游客在22號國際游艇碼頭體驗帆船樂趣。 江信恒 攝
游客在東沙澳水上運動中心體驗水上飛人項目。 林君斌 攝
東南網8月23日訊(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張哲昊 郭雅瑩)盛夏時節,熱浪席卷而來。
然而,在這“炙烤”模式之下,游人漫步嵐島,臉上卻不見絲毫躁意。何以解暑?“清涼密碼”就藏在延綿408公里的海岸線之中。
碧海藍天是天然“空調”,帆船逐浪成了消暑利器,濱海廊道串聯避暑空間……近年來,憑借“靠海吃海”的天然優勢,這座濱海城市正悄然掀起一股全新的潮流,一個個消暑“涼方”接連推出,撬動“親水游”“避暑游”等休閑新消費。據統計,去年平潭綜合實驗區游客超1070萬人次,旅游收入120.28億元。
串聯親水節點
這個夏天,誰能拒絕平潭的海?
從蔚藍的天空俯瞰平潭,一條風情萬種的海岸帶將漁村、海灘、石頭厝、港口等美景串珠成鏈。在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意早已融入海風,成為市民游客觸手可及的日常體驗。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近年來,平潭大力實施退養還灘、岸線復綠,持續夯實生態根基,并加快構建“快進漫游”的交通閉環,精準串聯親水節點,進一步推動海島旅游提質升級。
壇南灣,平潭當之無愧的“流量擔當”,擁有延綿數公里的白金沙灘,岸邊蔥郁的木麻黃林海迎風挺立,這里不僅是踏浪逐浪的樂園,更是一片天然氧吧。“在老家熱得喘不過氣,來平潭和大海親密接觸,瞬間滿血復活。”來自“火爐”武漢的游客郝萍萍感慨道。
這樣真實的口碑迅速傳播,讓平潭“清涼寶地”的名片越發閃亮。大福灣畔、仙人井里、裕藩灣邊……這個暑假,各個濱海景區人潮涌動。在前不久發布的《2025攜程口碑榜年度榜單》中,平潭躋身“2025中國50玩水避暑景點”,已是連續3年登榜。
不只是熱門景點,一些小眾景點同樣很受歡迎。告別壇南灣,記者驅車來到蘇平片區東占村附近的東江畔海灘。
巨大的白色風車下,東江畔live營地游人如織。步入這片清涼所在,頭頂的風動遮陽紗幔輕輕搖曳,五顏六色的懶人沙發一字排開,游客們不約而同地開啟“躺平”模式,一邊拍照,一邊暢飲夏日飲料,松弛感在此刻具象化。
這里是一片遠離喧囂的海灣,緊鄰壯觀的長江澳風車田。作為一個主打戶外休閑的生活空間,該營地占地約500平方米,分為休閑區、全息投影及網紅場景區、音樂沙灘酒吧區三大場景,還設置了“火焰鋼琴”等打卡裝置,可一站式滿足休閑、娛樂與社交等需求。自今年8月開啟試營業以來,單日最高營業額超1.1萬元。
倚靠著沙發,福州游客宋麗在此悠然坐了一下午。就在幾米開外,她的兩個孩子正蹲在沙灘上,小手小腳忙個不停,一座帶著貝殼裝飾的“城堡”初現雛形。“你看這地方,走幾步就能下水撒歡,舒適的氛圍一下就把人拿捏住了。”宋麗笑著說,“原本還打算再去城區轉轉,這下哪還舍得走啊。”
水上運動興起
夏日炎炎,到海里“浪一浪”成為不少游客的避暑“必選項”。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68海里景區的東沙澳水上運動中心,只見許多游客身穿清爽的泳衣,興致勃勃地排隊體驗水上運動項目,現場歡笑與浪花齊飛。
這里是專為年輕群體定制的“藍色游樂場”。依托景區帶來的龐大流量,該中心推出了快艇、水上飛人、水上拖拽等項目,兼具挑戰性與吸引力,讓年輕人在浪花中盡情釋放夏日活力。
以水上飛人為例,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游客借助高壓水流噴射裝置騰空而起,時而360度旋轉,時而向下俯沖,感受由身體短暫失重帶來的刺激體驗。“一飛沖天的感覺太刺激了,暑氣也跟著消散,這200多元花得真值。”浮橋上,來自安徽的沈暢剛結束5分鐘的“飛天”體驗,意猶未盡地表示還想再玩一次。
緊盯“國際風范、青春時尚”主題主線,近年來,平潭大力推動水上運動業態發展,加快引進一批參與感強、時尚動感的項目,全方位打造集體驗、培訓、賽事于一體的水上運動產業生態,助推平潭文旅實現從“觀水”到“玩水”的轉變。
從大眾化的游泳,到時興的無動力帆船、浮潛等,在平潭,戶外水上項目熱度持續上漲,一個親水文旅消費目的地正在加速成形。
豪華游輪、尾波沖浪、水上超跑……在22號國際游艇碼頭,多個“清涼”項目令人應接不暇,游客可沉浸式感受水上“速度與激情”。移步岸邊,藍眼淚體驗館、咖啡飲品、海洋超市等業態相繼亮相,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自2024年投入運營以來,碼頭已累計接待游客近1.7萬人次。
提起平潭,除了大海,“風”也是繞不開的話題。這里浪穩水清、沙灘細軟、風能資源豐富且風向穩定,是為風帆運動而設的“天然賽場”。
在此之中,風箏沖浪是最亮眼的“風口”。這些年,當地引入風箏沖浪聯盟打造國家級訓練基地——麗呈風帆海景酒店,融合賽事組織承辦、運動推廣、培訓、裝備租賃與研學旅行等業態,加快打造國際級風箏沖浪運動勝地,吸引越來越多風箏沖浪愛好者前來暢享清涼。“暑期正值風箏沖浪旺季,預約和接待量持續攀升。”平潭風箏沖浪協會工作人員甘春暉告訴記者,目前每日能接待學員、游客等200多人次,其中不乏國外運動愛好者。
全時段消費鏈
隨著旅游需求的增長,避暑游有了更豐富的“打開方式”。如今,在平潭的山水間,一批趣味新玩法正持續出現。
沿著蘇平片區白沙公園的階梯向下,視野豁然開朗:在礁群環抱的海灘上,游人三五成群,提著塑料桶、鐵鏟等工具,共赴一場趕海之旅。
這便是白沙村的“有余”捉魚摸蝦趕海營地,總面積近9000平方米,以“水產+旅游”模式,實現與周邊村落的資源共享與共贏。甫一開業,就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上午漁村探秘,下午灘涂拾貝,晚上享用漁家樂。在這里,來自浙江臺州的朱雄標一家五口人度過了難忘的假期時光。他還在朋友圈曬出九宮格照片,立馬引來數個點贊。“孩子們點名要來平潭趕海,逮些小蝦小魚。你看,剛剛還抓到一只兩斤重的八爪魚呢,晚上要回民宿煮一鍋大餐。”朱雄標舉起“戰利品”,笑容滿面。
窺一斑而知全豹。放眼平潭文旅市場,早已不是“白天看海、晚上數星”的單一業態,文旅新場景層出不窮,令各地游客流連忘返。
眼下,多元融合的文旅業態正成為撬動平潭全域旅游的支點。瞄準構建游島玩海新場景,平潭推出夜游出海、親子水上樂園、“藍眼淚”小酒館等多款濱海旅游產品,形成全時段消費鏈,做大做強避暑經濟。與此同時,當地還以游艇激活大眾消費,以游船盤活環島資源,以郵輪聯通國際客流,打造“近海—環島—遠洋”多層次海洋旅游體系,塑造特色旅游IP。
“我們以‘海島清涼’為底色,精心將平潭各處景點連成一條能夠深度體驗的動線,讓游客無論在哪個時間段都能一頭扎進清涼之中,真正實現全天候避暑。”平潭綜合實驗區旅游文化中心副主任陳建翔說。
得益于此,今夏的平潭比往年更加熱鬧。6月初,平潭推出持續兩個月的“海島生活季”暨帆船運動周系列活動,一口氣端出中國平潭海島合唱大會等超30道文體旅“大餐”;在龍王頭海洋公園,“SeaWalk”海島生活計劃活動同樣火爆,活動將音樂、美食與露營等業態相融,魔術、變臉等特色表演輪番上演,提供吃喝玩樂一站式服務;入夜后的平潭獨具魅力,新開張的龍山俚彩虹街憑借特色小吃、互動游戲等業態,迅速成為年輕人的聚集地……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平潭接待國內游客679.69萬人次,同比增長12.2%;國內游客旅游花費67.33億元,同比增長14.6%。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首屆“融創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2025-08-13
- 平潭:美了鄉村,富了百姓2025-08-11
- 禁止進入!今天福建一地軍地演練2025-08-11
- 平潭往返福州站點巴士12日開通2025-08-11
-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實現臺胞就地辦理職業資格認證2025-08-08
- “海峽號”恢復海峽兩岸貨物海上直航運輸2025-08-07
- 蕉嶺縣參訪平潭汲取對臺工作新思路 以服務升級與文化共鳴深化兩岸融合2025-08-06
- 第十四屆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全國集訓及聯賽在平潭開幕2025-08-04
- 平潭推出對臺“離境退稅+”入境消費互惠模式2025-07-21
- 平潭法院創新“法庭+執行”協同機制2025-07-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從三重優勢看國際深水樞紐港崛起2025-08-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