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消費貸“國補”政策本月起實施
如何申請?要看征信嗎?是否收費……記者一一幫你問
今年9月1日,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引起了福州市民的廣泛關注。那么,市民如何獲得貼息?具體操作流程順暢嗎?要看征信嗎?收手續費嗎?2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多家在榕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多筆消費可疊加享受貼息
“從8月底開始,很多市民來詢問如何獲得貼息。今天一早,就有幾十名客戶來咨詢。”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環路附近的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網點,客服經理肖女士告訴記者。
今年9月1日至明年8月31日,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務)中實際用于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戶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
也就是說,從今年9月1日起一年內,無論是日常線上線下購物的小額消費,還是買車、裝修等金額比較大的商品消費,或者是旅游、養老等服務消費,只要是在相關機構獲得了消費貸款,并真實消費,就可以享受年化1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
能拿到多少貼息,是市民關心的。建行、農行、興業銀行的客服告訴記者,每人單筆消費最高享受貸款貼息500元,多筆消費可疊加享受,“單筆5萬元以下的消費,按照實際金額計算貼息,多筆疊加以后,在同一家貸款機構最高可以享受貼息1000元;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為上限來計算貼息,也可以多筆疊加,加上小額消費享受的貼息,在同一家貸款機構最高可享受貼息3000元”。
23個機構可辦貼息
要享受到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消費者需要在政策實施期間,從以下指定的23個經辦機構獲得消費貸款。
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
5家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興業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申請貼息找銀行
“辦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業務,是否要去政府部門提交申請?”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提出了這個問題。
對此,多家在榕銀行明確表示,主要由銀行對接,不用跑政府部門。
“為最大程度便利客戶,我們簡化操作,客戶可按照一般貸款流程在我行辦理貸款。申請貼息時需客戶簽署貼息協議,并授權我行查詢貸款發放賬戶,識別客戶相關消費交易信息,匯總滿足貼息條件的消費金額。對系統可自動識別賬戶中消費交易信息的,我行將自動開展貼息操作;對于系統未能識別的,客戶可通過提供與貸款使用相對應的真實消費發票的方式向我行申請人工審核,審核通過后,予以貼息。未簽署貼息協議、未授權查詢,不影響客戶正常申請、使用我行個人消費貸款。”興業銀行福州分行工作人員表示。
華夏銀行福州分行客服表示,客戶可按照一般貸款流程在該行辦理個人消費貸款。客戶使用貸款資金進行消費前,需登錄華夏銀行App,授權該行查詢相關賬戶信息和交易信息,以便據此識別相關消費交易信息。對于符合貼息業務條件的相關消費貸款,如系統可自動識別賬戶消費交易信息,該行將自動開展貼息操作;如系統未能識別,客戶可通過提供與貸款資金使用相對應的真實消費發票、交易憑證等證明材料的方式,向貸款經辦機構申請人工審核,審核通過后,予以貼息。
農業銀行客服則表示,需簽訂貼息補充協議,如果貸款符合貼息條件,補充協議由授權銀行審核貸款賬戶,確認消費用途,匯總滿足貼息條件的消費金額。
查詢貼息金額方面,路徑也很順暢。興業銀行福州分行、華夏銀行福州分行都表示,客戶獲得該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后,可通過手機銀行貼息專區查詢,該行也會以短信形式告知客戶貼息金額。其他銀行的情況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可以直接享受利息扣減,不用“報銷”:銀行審核通過后,在收取利息的時候,直接減掉補貼部分。例如,市民該還1000元利息,補貼500元,實際只還500元利息就行。為簡化操作,對符合貼息條件的客戶在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進行結息時,銀行將按照政策規定的貼息比例、貼息上限計算貼息金額,在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
銀行放貸看征信
不少市民想了解,申請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對征信是否有要求。
對此,多家在榕銀行表示,這次實施的貼息政策本身沒有對征信提出額外要求,但銀行放貸時會看征信。
此外,各家銀行提醒消費者,貼息業務范圍不包含信用卡(含分期)業務。所以,消費者千萬不要誤以為信用卡分期屬于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范疇。另外,辦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業務的過程中,銀行不會收取客戶的任何費用。客戶切勿輕信銀行官方渠道以外人員的電話、短信等信息,謹防詐騙,保護好個人信息及財產安全。(記者 江海)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新區設立十周年 經濟總量達3331.04億元2025-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