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9月1日報道,發自烏克蘭的社交媒體報道稱,烏克蘭首次使用了新近開發的一種名為“火烈鳥”的巡航導彈。
《新聞周刊》無法對發出的視頻進行獨立驗證,并且已經要求烏克蘭軍方發表評論。
報道稱,烏克蘭上個月公開了“火烈鳥”,吹噓這種武器是烏克蘭“最成功的導彈”以及該國武器庫中一種“非常強大的”武器。這種巡航導彈被認為有大約3000公里的射程。
提供給烏克蘭的西方制造的武器通常在打擊俄羅斯領土方面受到限制,目的是減輕對戰爭升級的擔憂,但烏克蘭國內生產的導彈沒有這些限制。
烏克蘭媒體注意到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了3枚“火烈鳥”導彈在日出時分發射,發射日期不明,也未提供發射地點。
烏克蘭軍方媒體軍事網報道說,烏克蘭武裝部隊8月30日用“火烈鳥”導彈襲擊了克里米亞北部阿爾米揚斯克附近的巡邏艇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一處哨所。
俄羅斯獨立媒體阿斯特拉電報頻道較早前說,烏克蘭使用遠程“海王星”巡航導彈襲擊了阿爾米揚斯克以西的沃洛希涅村附近。
武器和技術專家戴維·漢布林說,視頻“似乎”顯示的是“火烈鳥”導彈。
漢布林對《新聞周刊》說:“火箭助推發射是讓噴氣動力導彈升空的最佳方式,這樣噴氣發動機就可以接手。”
美聯社攝影記者埃弗雷姆·盧卡茨基8月中旬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照片,被描述為顯示的是烏克蘭某工廠里的“火烈鳥”導彈。
烏克蘭媒體報道說,這種導彈彈頭重量超過1噸,飛行時間約為4小時,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950公里左右,翼展6米。據美聯社報道,首批導彈因為工廠失誤最終變成了粉紅色,讓這款導彈得到了現在無法擺脫的綽號。
這款導彈背后的烏克蘭防務企業“燃點”公司生產負責人伊琳娜·捷列赫對美聯社說,該公司目前每天可以生產1枚“火烈鳥”,希望今年10月前可以增加到每天7枚。
漢布林說:“我們真正需要拭目以待的是烏克蘭是否可以把產量提高到宣稱的水平,也就是每月數百枚,以及它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成功避開俄羅斯防空系統并擊中目標。”
今年7月接任烏克蘭國防部長的杰尼斯·什梅加爾說,“火烈鳥”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武器”,“到時候”會提供更多信息。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個月說,“火烈鳥”的大規模生產應該在今年冬天開始。(編譯/楊新鵬)
責任編輯:張峰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馮德萊恩:歐洲正在制定向烏克蘭派兵具體方案2025-09-01
-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遭空襲致23人死亡2025-08-30
- 烏克蘭首都基輔再次拉響防空警報2025-08-2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歐盟回應美方施壓 表示將繼續執行數字相關立2025-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