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訊(宋 茶)9月6日申時,一場以“八閩陳韻,讀老茶新書”為主題的茶文化盛宴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3號館成功舉行。作為2025年第四屆福州市茶業交易會的配套茶文化活動,本次茶會由福建省茶葉流通協會指導,福建茶人之家、福建省茶葉流通協會老茶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聚焦“三茶統籌發展下老茶的崛起”,匯聚行業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老茶文化、產業與科技的融合創新之路。
專家茶友云集 共話老茶
茶會特邀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出席,包括著名茶葉審評專家陳金水、徐飚,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主任李杰、福州市晉安區五里亭茶業商會蘇龍海會長、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陳康教授、福建省茶葉流通協會監事長董惠培,知名茶文化推廣人賴曉東、黃盛,以及《中國老茶淺釋》責任編輯李景文等也蒞臨現場,共話老茶陳韻。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茶文化工作委員會執行秘書長施志勇受邀主持茶會。
茶會伊始,茶會主嘉賓黃財標圍繞“三茶統籌發展與老茶崛起的歷史必然——茶文化賦能茶產業”這一主題展開分享。在當前茶行業面臨消費趨勢變化的背景下,老茶作為一種具有文化深度和收藏價值的產品形態,正逐漸成為行業潛在增長的重要路徑之一。
直面行業現實 探討破局之道
在訪談環節,嘉賓們就當前茶行業的核心問題發表了看法。與會的多位專家指出,要在消費下行的背景下尋求突破,必須加強文化引領、推動產品創新,并通過老茶的價值挖掘破局、拓寬消費場景。
黃財標在其著作《中國老茶淺釋》中提出的“諸茶皆可陳”觀點,引發了廣泛討論。嘉賓認為,這一理念打破了傳統意義上“只有部分茶類適合陳化”的認知局限,為茶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有嘉賓分享了自己難忘的老茶品鑒經歷,并指出老茶對消費者的最大魅力在于“時間賦予的滋味層次與文化沉淀”。現場多位藏家也分享了個人收藏老茶的故事,從家族傳承到市場發現,從品飲價值到情感寄托,展現了老茶在多個維度上的獨特魅力。
黃財標:以書為媒 傳播老茶文化
作為本次茶會的主嘉賓,《中國老茶淺釋》作者黃財標也分享了成書背后的思考與感悟。
黃財標從事老茶研究已逾二十年,他坦言,研究老茶的初衷是源于對茶葉隨時間轉化風味的著迷,而寫書則是希望將碎片化的經驗系統化、理論化,為行業留下可參考的依據。
黃財標談到,《中國老茶淺釋》一書旨在系統梳理中國老茶的歷史、品類與鑒賞要領,既適合茶行業從業者、收藏愛好者,也面向廣大消費者普及老茶文化。他用三句話概括該書:“梳理歷史,科學闡釋陳化機理;立足當下,推動老茶價值認知;面向未來,倡導茶文化可持續發展。”
針對本書128元的定價,黃財標表示:“知識是有價值的,這本書凝聚數十年的實踐與研究,我們希望以嚴謹的內容回饋真正愿意深入了解老茶的讀者。”
據介紹,該書自今年1月在福州首發以來,深受業界及茶友青睞,首版已幾近售罄,目前已經再版中。
多方助力 共建老茶發展新生態
本次茶會由深圳市華巨臣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福州老語堂茶業有限公司、福建茶檢黃財標技能大師工作室共同協辦,并得到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福建省收藏家協會、福建省茶藝師協會、海峽網茶葉頻道、《茶道》、說茶傳媒、絲路茶旅傳媒、林澗秋月泡茶水等單位的支持。
茶會通過主題分享、老茶品鑒、讀者互動等多種形式,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也為茶產業如何通過“三茶統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臺。
“八閩陳韻,讀老茶新書”不僅是一場茶會,更是一次行業智慧的碰撞與融合。老茶的崛起,正呼喚文化賦能、科技支撐與市場創新的協同并舉,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陳東海:深耕臺創園,做好兩岸融合大文章2025-09-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