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8月29日電(記者 周文其、齊湘輝)“歷史不散場: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八十周年的見證與省思”紀念座談會29日在臺北舉行,逾百位臺灣社會各界人士參會,一致呼吁要牢記抗日歷史,繼續為追求民族尊嚴而奮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本次座談會是中國國民黨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座談會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經歷艱苦戰爭后,最終抗戰取得勝利并實現臺灣光復,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時刻。過去的歷史永遠不應忘記,應該牢記在心,并且正確認知、傳承下去。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表示,當前,民進黨當局不愿意正確面對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的歷史,賴清德用“終戰”而非“抗戰”的字眼,刻意媚日,對不起抵抗侵略的臺灣前輩。歷史不容扭曲和遺忘,凡是中華兒女都不應該遺忘日本侵略的這段歷史。
臺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表示,有人聲稱“抗日戰爭時期臺灣已是日本的殖民地,因此難以談抗戰”。但事實上,從1895年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以來,臺灣民眾的抗爭始終沒有停止,抗日戰爭時期更是有許多臺灣民眾回到大陸參加抗戰。因此,抗日戰爭的歷史也是屬于臺灣民眾的歷史,臺灣民眾當然不應遺忘。
霧峰林家后人、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銘聰說,日據時期的臺灣歷史,是由臺灣各地方熱血志士共同譜寫的血淚交錯史。霧峰林家在日據時期的抗日歷史,是臺灣人民抵抗日本殖民的縮影,也為后世留下寶貴的遺產,將持續激勵著后人為追求民族尊嚴而奮斗。
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吳昆財說,從中華民族生存史的角度,方能理解為何中國人犧牲數千萬條寶貴生命也在所不惜,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取得最后的勝利和光復臺灣,以追求中國主權的完整,進而爭取中華民族的生存,這才是慶祝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意義所在。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以筆墨寄民族情懷 海峽兩岸國畫名作匯聚海滄2025-09-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