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泉州市“科技副總”選聘名單發布,15名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履新”,將奔赴泰好康電子、晉工機械、龍港食品等科技型企業擔任技術高管。這標志我市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創新機制進入實戰階段。
今年5月,在市委人才辦領導下,市科技局牽頭推出《泉州市“科技副總”遴選和支持辦法》,核心在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政策明確至2027年,全市將遴選50名“科技副總”。這些“專家高管”將深入企業一線,聚焦創新管理、技術攻關、平臺建設、人才引育和成果轉化五大方向,幫助企業建立創新體系、破解技術瓶頸,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質生產力。
那么,如何實現人才與企業的精準匹配?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副總”機制以“雙向選擇+政府引導”為原則,將派駐企業限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型企業,排除關聯方企業,確保公正性;“科技副總”需具備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40歲以下青年人才優先,核心緊缺人才可放寬限制。選聘程序上采用五步流程,通過“需求征集—清單確認—供需對接—遴選確認—協議簽訂”五步閉環,以企業為選人主體,雙方充分洽談,專家評審把關,確保人崗相適,并且實行動態管理,建立“續聘+退出”機制,考核優秀者可續聘,不合格者終止合作。
在政策端,“科技副總”機制提供了多維度支持,激發人才與企業動能。人才保障方面,保留原單位人事關系與晉升渠道;企業賦能方面,發放5萬元科研補助,允許使用科技創新券抵扣服務費,技術轉化免征增值稅;項目支持上,“科技副總”牽頭的300萬元以上橫向項目可認定為市級科技計劃;考核激勵方面,考核優秀獎勵2萬元并優先推薦省級人才計劃,合格獎勵1萬元。
作為政策落地的首批成果,15名“科技副總”已悉數對接企業,呈現出多個亮點:一是專業精準匹配,聚焦機械工程、食品科學、人工智能,直指泉州紡織鞋服、機械裝備、食品飲料等重點產業升級痛點;二是企業高新引領,超九成派駐單位為高新技術企業,包含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和傳統產業,且覆蓋大中小企業,體現廣泛性;三是人才層次頂尖,入選專家100%擁有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均為行業高層次科技人才。(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王樹帆 通訊員 劉惠萍)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石獅織密通信保障網護航千帆出海2025-08-18
- 泉州兩舞蹈作品入圍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終評2025-08-18
- 2025泉州·海絲食尚國際美食嘉年華啟幕2025-08-18
- 泉州:加碼發力建設21世紀“海絲名城”2025-08-18
- 上半年福建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2025-08-17
- 泉州首個!赤水鎮吉嶺村“拇指西瓜”甜蜜上市2025-08-15
- 燈花:懸于穹頂的“花園” 向上仰望的鄉愁2025-08-15
- 探秘泉州“隱藏款”瀑布2025-08-15
- 泉州:生態連綿帶 串起“山頂到海洋”2025-08-15
- 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時尚周在泉州豐澤開幕2025-08-15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兩舞蹈作品入圍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2025-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