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區仙公山因地勢較高,景區內的建筑物、監控及電器設備常因雷擊受損。近日,記者了解到,景區山頂建筑正在增設一批避雷設備,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
日前,記者來到仙公山山頂看到,10多棟殿、樓、亭相鄰,形成頗為壯觀的建筑群。在多棟建筑上方,工人們忙著架設避雷設施。仔細觀察可以看到,不少建筑屋頂上都架起了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銅棒,猶如為屋頂裝上了“保護罩”,建筑下方拖著一條套著醒目黃色絕緣套的銅排。
據仙公山風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仙公山海拔700多米,山頂的建筑及監控曾幾次因雷擊受損。為了守護游客和建筑安全,今年6月份,他們聘請專業團隊在景區三座大殿及多處建筑物加裝避雷設施,預計本月中旬可全部完工。
那么,這些設施是如何達到避雷效果的呢?據此次工程的技術負責人莊鏡源介紹,避雷的原理主要是先吸雷和引雷,最后再分散雷電。莊鏡源解釋,建筑上方架設的銅棒即為接閃帶,能在雷雨天起到吸引雷電的作用。雷電被吸引到銅棒上后,會順著緊貼建筑的引雷線和地上的引雷帶,引到地下的接地裝置,最后被分散掉。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采用智能設備來監測雷電。莊鏡源表示,他們會在每棟建筑上加裝智能雷電監測設備,這些儀器可自動監測山頂雷擊頻率和強度并傳送到后臺數據庫。這些數據不僅可供后期調整避雷設施,還可讓景區管理方發布針對性的防雷提醒,進一步保障游客安全。
記者了解到,除了仙公山,晉江紫帽山凌霄塔也曾因雷擊受損。那么,什么樣的建筑容易遭受雷擊?防雷時又該注意哪些事項?
莊鏡源表示,一般來說,海拔較高或處于平原地帶或孤立的建筑都較容易受到雷擊。如果同時滿足這些條件,遭受雷擊的概率將大幅度提升。目前保護建筑免受雷擊較好的方式依然是加裝避雷設施。
市民如果在戶外遇到雷雨天該如何避雷?莊鏡源提醒,應該盡快進到屋內或車內并關好門窗躲避。記得不要在樹下或孤立的高樓、電線桿、廣告牌等建筑下避雨,不在河里游泳或劃船;不可觸碰金屬物品,避免使用手機。(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楊泳紅 林勁峰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優化銷售渠道 打造極致單品 閩派男裝交出上半年“成績單”2025-09-04
- 一個產業 共富一方丨泉州蟳埔:千年漁村簪出“共富花”2025-09-04
- 泉州市推行DRG醫保基金按月結算2025-09-03
- 泉州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培訓班舉辦2025-09-03
- 泉州鯉城校園滅蚊忙 多措施消除環境衛生隱患2025-09-03
- 泉州市陣雨或雷陣雨 部分地區中雨 局部大雨2025-09-02
- “七夕浮山 開漁悅享”泉州臺商區濱海消費季活動開幕2025-09-02
- 9月份 泉州文藝惠民演出好戲連臺2025-09-02
- “閩臺一家 中華一體”主題展在泉州舉辦2025-09-02
- 泉州發布美容行業合規指引 明確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區別2025-09-0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臺一家 中華一體”主題展在泉州舉辦2025-09-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