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補短板 提升群眾幸福感
——訪十九大代表、漳州市委書記檀云坤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昨日,十九大代表、漳州市委書記檀云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這一重大判斷,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漳州實際,著力發展第一要務,補齊民生領域短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檀云坤說,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突出更好更快發展,堅持經濟工作抓重點,重點抓項目,項目抓競賽,持續深化“抓招商比項目投資、抓生態比城鄉環境、抓作風比營商環境”,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力推進“五個一批”項目,全面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做大做強,為補齊民生短板、做好民生保障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支撐。
檀云坤說,十九大報告強調“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我們要按照這一要求,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著力解決好廣大群眾最為關注、最為迫切的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出行難、公共配套差等“四難一差”問題,把很有限的資金,做群眾最急需的事情,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協調性,讓群眾更有感、讓投資更有效。我們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進一步加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整合各類扶貧資金,積極推廣“養雞生蛋工程”,構建脫貧長效機制,確保精準脫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全面小康社會。我們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要求,高度重視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提升,堅持吃生態飯、走生態路、做生態事,持續探索“生態+”模式,不斷延展“生態+”效益,促進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真正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讓城市更向往。
檀云坤表示,我們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加快建設富美新漳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
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 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大省
——訪十九大代表翁玉耀
“黨的十九大報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是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光輝旗幟。”十九大代表,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翁玉耀表示。
翁玉耀表示,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并對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等指明了方向,是我們做好新時期經信工作的根本遵循。下一步,我們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大省,為推動福建經濟再上新臺階做出新的貢獻。
一是持之以恒穩增長,推動工業總量再上新臺階。堅持增量與存量并舉,加大項目招商力度,持續對接一批體量大、技術含量高、帶動性強、有市場、有效益、有稅收的大項目、好項目,重點推進一批可在2019年底前建成投產的項目。同時,加強調度、定向發力,促進存量工業企業持續穩定增長。確保未來三年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不低于8%。
二是精準施策抓行業,促進產業結構新提升。健全產業分析機制,全力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到2020年機械、電子、石化三大主導產業產值超萬億元,打造國家乃至全球重要的新型顯示、集成電路、鋰電、高端裝備、石油化工產業基地。推動輕工、紡織、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提質增效,擴大發展新優勢。推動新興產業倍增發展,促進創新資源向新興產業傾斜,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發展。
三是創新驅動抓動能,推動制造業發展新變革。加大力度實施創新驅動,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研究制定重點產業技術創新路線,實現關鍵、共性技術的突破,支持技術成果產業化、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應用,創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0家以上。組織實施“互聯網+”重大工程,發展數字經濟,促進工業互聯網、網絡協同制造、云制造、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加快“兩高”企業即高成長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著力培育一批在細分行業、產品、市場、技術工藝居全國前列的“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和“小巨人”企業。持續實施能效提升工程,推進用能權交易試點,促進推進產業綠色發展。
四是延伸鏈條抓集聚,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進一步引導企業“退城進區”,強化園區基礎建設,優化園區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聚集度。促進重點工業縣區產業發展與縣域經濟、特色小鎮建設相結合,進一步壯大縣域工業經濟。圍繞做優做強產業,實施建鏈、強鏈、補鏈工程,重點推進廈門光電、福州紡織化纖、湄洲灣石化、泉州紡織服裝等現有產值超千億產業集群再提升,推進廈門計算機及通信產業、漳州古雷石化、寧德冶金新材料、寧德新能源、廈鎢永磁電機等集群加快發展。(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
讓老百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訪十九大代表廖紅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到,我國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自豪。這表明了中國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黨的十九大代表、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廖紅說。
廖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深刻闡述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這讓她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于每天需要的糧食也有更高的要求。在解決了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下一步就要關注質量,怎么樣讓糧食質量變得更好,讓老百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廖紅說。
廖紅認為,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總書記在報告中為農業發展規劃了藍圖。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在于行動。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到糧食高產,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科學研究。高產的同時要在源頭控制農業的面源污染,做到“高產、優質、環保”。
二要完善農業基層推廣體系,解決農業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基層農技推廣系統對農業的生態發展模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實現農業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的發展,就要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讓農業科學技術可以傳達到農民,用科學技術服務農業發展,緩解農業發展中因過量施肥、過量使用農藥而引發的生態安全和食品安全問題,
三要加強農業人才的培養,堅定實施科教興國、科教興農的戰略,不僅培養博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也要注重培養直接面向基層的本科、大中專學生等中低端人才,實現人才上中下游綜合發展,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才能既保證糧食安全又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
紅色引領追求卓越 為推動社會經濟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訪十九大代表葉旦旺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非常令人振奮。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征程等重要論述總結提煉得十分到位,深得民心。”作為一名企業界的十九大代表,福建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技術總監葉旦旺衷心擁護報告。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同時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這些重要論述,讓長期在企業工作的葉旦旺深受啟發。葉旦旺介紹,三祥公司創建于1988年,習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后三次深入公司調研,鼓勵企業通過創新加快發展。從壽寧偏僻山區貧困縣的一個民營小企業能夠發展成為上市公司,三祥公司黨支部在企業思想政治引領、技術創新、聚合民心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實踐證明,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密不可分。
“公司黨支部成立17年來,按照‘紅色引擎,領航創新’的黨建工作理念,秉承‘扎根山區,守住夢想,執著追求,創新發展’的精神,把黨的優良傳統和黨員的優秀基因融入公司。”葉旦旺說,通過將非公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融合,建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成為一家有強大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的企業,創建了“和美三祥、幸福三祥”如家般的氛圍。
葉旦旺介紹,公司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著作用,通過設立技術創新獎勵制度、成立以黨員+技術骨干組成的課題攻關小組,加速進行產品研發、技術攻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反哺社會,公司從未忘記履行承擔的社會責任。從1992年公司剛開始贏利就設立了大學生獎勵基金,資助當地學子。多年來,黨支部牽頭累計為地震災區、醫院血庫、修橋造路、慈善機構、危房改造、金秋助學等公益事業籌集捐款達1700萬元,大力支持周邊社區的公共工程建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葉旦旺表示,作為一名非公企業的黨務工作者,回去以后要認真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時刻牢記黨的宗旨,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真心實意扎根山區,與企業同風雨、共命運,不忘初心,為企業創新發展與地方經濟建設再立新功,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
責任編輯:肖舒
- 中共中央總書記是怎樣產生的2017-10-25
- 一張圖帶你了解新一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2017-10-25
-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亮相2017-10-25
- 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2017-10-25
-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報2017-10-25
- 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2017-10-25
- 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選出中央政治局委員2017-10-25
- 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通過了中央書記處成員2017-10-25
-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2017-10-25
- 直播: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