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古田縣政府禮堂內氣氛熱烈而又隆重,全縣各校(園)長集體起立,右手握拳,鄭重立下“愛我古田,教育強縣從我做起”的誓言:“立赤誠育人之志,守古田教育明燈……”
這場第41個教師節大會,不僅是節日的慶祝,更是一場直面問題、凝聚共識、誓師攻堅的“教育振興動員會”。539名來自全縣黨政機關、鄉鎮街道、教育系統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古田教育邁向復興的決心與行動。
老校長胡嘉謀從教36年從未離開一線教學崗位,雖已退休多年,但對教育的敬畏與熱愛從未褪色。當年,面臨沿海城市開出的高薪和住房誘惑,他毅然選擇堅守家鄉為山區學子燃燈。“師德是代代相傳的力量,是經得住誘惑的堅守,是融入日常的初心。”胡嘉謀感慨,只要全體教育人擰成一股繩,把師德刻在心里,把學生放在心上,古田教育一定能“節節高”。
大會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蘇玉桂、胡嘉謀、林永春、程建新、易冬平等五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長、老教師披掛綬帶,并邀請他們在主席臺就座。他們有的是全國三八紅旗手、有的是全國優秀教師、有的是特級教師,都曾為古田教育作出過突出貢獻。
隨后,“模范校(園)長”“教育工作標兵”“班主任標兵”和“百佳教師”代表依次登臺領獎。榮譽背后,既是古田縣委、縣政府對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的深切禮遇,也是對年輕教師的殷切希望。
“回顧過往,是為了更好的奮進。”縣委書記許鋒的講話開門見山,讓全場陷入沉思:近年來,高考關鍵指標不盡理想,中考成績呈波動下降,小學教學質量城鄉不平衡……
因此,這場大會既是一場節日的歡聚,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問診”。古田以輝煌文脈為引,從五代藍田書院到朱熹“一日教九齋”,從宋代以來181位進士到改革開放后連續13年高考錄取率領跑寧德全市,勾勒出曾經的榮光。而今,面對差距拉大、城鄉失衡、人才斷層等嚴峻挑戰,古田選擇在教師節這一特殊時刻“亮家底、揭短板”,其用意不言而喻:唯有清醒,方能奮起。
面對困局,古田沒有回避,而是發出三聲“強音”,積極破解教育發展的深層癥結。
第一聲“強音”,向“尊師重教”回歸。會上提出的“校長不能是官,教育不可成商,孩子不應成瓷”,對校長應是教育的忠誠守護者,而非行政官員;教師決不能淪為商人,嚴禁違規補課、兼職牟利等;教育要敢于嚴管厚愛,培養有擔當的棟梁之材,而非溫室花朵。這番話語直指當前教育領域問題,引發現場強烈共鳴。
第二聲“強音”,向“教師為本”聚焦。強教育必先強教師,大會提出“四有”好老師標準,關注基層教師實際困難。古田將滿腔熱情關心教師,改善待遇、維護權益,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第三聲“強音”,向“系統治理”發力。大會提出要深入研究“城與鄉”“教與學”“師與生”“校與家”“遠與近”五大關系,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構建科學教育評價體系,將啟動五年計劃、十年規劃頂層設計。
這次大會開創了古田教育史上多個第一,老教師和優秀教師代表第一次坐上主席臺;縣領導第一次請德高望重的老教師、老校長上臺站C位合影并為他們獻花;全縣47名校(園)長第一次在大會現場集體宣誓;第一次縣委縣政府把教師節大會開成了教育振興大會、教育誓師大會。
走出禮堂,陽光灑滿翠屏湖畔,與會的教育工作者們信心滿懷。不遠處,古田一中翠屏湖校區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安征遷工作,這座承載著全縣人民期待的“教育大書院”,將見證古田教育的復興之路。(單志強 周佩青 李國鑌)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倉山區東升街道舉辦教師節主題活動2025-09-11
- 慶祝第41個教師節 福州開展“八個一”系列活動2025-09-10
- 育時代強師,夯強國之基2025-09-09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福州倉山區召開慶祝第41個教師節大會2025-09-1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福州:師幼話成長 同慶教師節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