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站上新起點,福州如何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點、體現時代特征、彰顯中國氣派的城市現代化新路?29日,“福州市確定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展目標30周年”理論研討會舉辦。專家學者立足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生動實踐展開交流討論,貢獻真知灼見。
福山郊野公園綠樹成蔭。記者 林雙偉 攝
回溯先行探索
探究時代價值
如何看待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時代價值?
“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在市域層面的早期孕育和實踐探索。”福建農林大學黨委書記賴海榕說。
他舉例,從“3820”戰略工程提出的城市綜合發展目標,到具體而微的民生工程,都清晰地表明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提升人民福祉。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堅決摒棄兩極分化、致力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社會主義本質,凸顯其與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道路的根本區別。此外,保護三坊七巷、朱紫坊等文化遺產的相關行動,為中國式現代化在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的同時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提供了成功的早期地方實踐范例;福州對生態環境的關切和保護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徑提供了重要的地方實踐依據和思想啟示,也證明了綠色發展與現代化進程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福州市委黨校教授林善煒亦有同感。“30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立足時代發展大勢與福州實際,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戰略,為福州量身制定了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引領福州開啟中國式現代化市域建設的先行探索。”
林善煒認為,現代化國際城市戰略在方法上為中國式現代化探索新路;在實踐上契合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面向;在本質上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追求。“現代化國際城市戰略以其前瞻性的理論視野和系統性的實踐設計,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具有示范意義的市域樣本。現代化國際城市戰略不僅蘊含著對現代化本質規律的深刻把握,更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城市發展理論與福州實際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現代化發展范式。”
注重以人為本
創造美好生活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研討會上,福建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潘玉騰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推動的“菜籃子工程”和“廣廈”“安居”“造福”工程等標志性民生工程為例,生動詮釋了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活力與目標皆歸于“人”的實踐源頭。
“基于對‘人’的深刻認識,習近平同志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強調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必須不斷提高市民的兩德意識和文明素質,并把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作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工作重點。”潘玉騰說,“我們強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現代化,必然包括精神層面上的富足,要積極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廣大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修繕等工作,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更好地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
近年來,福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人文魅力充分彰顯,作為土生土長的福州人和城市建設者,福州冶城發展集團總經理林功波感觸很深。他認為,福州持續推進治山、治水、文脈賡續,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陸續開展金雞山、牛崗山、金牛山、福山等重要山體公園生態修復,打造福山、福園、福道、福景等城市景觀,持續推進全域治水、生態濕地保護與美麗河湖建設,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市美好的環境。”
在林功波看來,內涵式發展現代化人民城市,既要重視經濟的發展,又要重視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的保護。“建議福州繼續譜寫好‘山、水、文’三大特色文章,深度挖掘福州山水特色主題,以閩都文化為‘金針銀線’,串聯福山福水,加強制度創新、技術創新,以人為本、以文為媒,打造有厚度、有溫度的歷史文化城市。”
堅持系統部署
打造創新之城
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城市經濟的現代化,社會的現代化,文化、教育和科技的現代化,居住方式、環境、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等多方面內涵。
福州如何系統推進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仕政建議,全面提升城市生命體生機活力,福州還需增強綜合承載力、有機生命力、系統韌性力、智能智慧力、內外聯動力、公共服務力、文化軟實力、創新創造力等“八大實力”。
“城市,既自成體系,又存在于各種更大的體系之中;既自我循環,又在地區體系、國家體系、全球體系中循環。”馮仕政還提出了具體實施路徑——聚焦創新創造力,高度重視城市教育體系建設,讓城市成為育人育才之城;立足城市特色、品格和資源,打造城市的創新創造鏈;創造有特色的創新創造生態,吸引創新創造人才;為青年的創新創造創業提供空間和舞臺,讓青年成為城市創新創造力的源頭活水。
新華社研究院院長劉剛也同樣關注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和可持續性,在他的分享中,新質生產力和韌性安全是兩個關鍵詞。“新質生產力通過原創性與顛覆性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深層變革與全面升級,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體現了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豐富的實踐,是現代化人民城市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質基礎。”劉剛說。
“韌性安全則準確把握了城市運行規律與發展趨勢,更彰顯了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底線思維。”劉剛表示,“建議福州從基礎設施建設、應急管理體系、社會動員能力、形成產業多元化結構等方面發力,努力走在全國前列,探索總結出系統性的‘解題思路’。”(記者 蔣雅琛 潘倩)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在福州舉辦2025-08-31
- 福州民營經濟:從草根到參天大樹2025-08-31
- 涉海上市后備企業質量提升培訓在福州舉辦2025-08-31
- 福州象山隧道全面開放通行2025-08-31
- 福州—沖繩經貿對接會舉辦2025-08-31
- 開學期間福州市區最高氣溫36℃左右2025-08-31
- 福州這所“老八所”小學、初中部揭牌2025-08-31
- 新生萌娃入學記:小學是這樣子的呀!2025-08-30
- 福州市總工會舉辦人工智能創作課堂2025-08-30
- 工會有約,緣來是你——元氣青年養生主題交友活動在榕舉辦2025-08-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象山隧道全面開放通行2025-08-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