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畔起宏圖 十年揚帆立潮頭
——寫在福州新區成立十周年之際
日新月異的福州新區濱海新城。
十年前,國家戰略的如椽大筆在東海之濱落下關鍵一記。
201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復設立福州新區,賦予其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范區、生態文明先行區的戰略定位。
十年劈波斬浪,十年奮楫爭先。作為全國第十四個、福建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福州新區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堅定“東進南下、沿江向海”城市發展方向,緊緊圍繞“三區一門戶一基地”戰略定位,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在這片熱土上書寫了震撼人心的時代答卷。
這是改天換地的十年。從灘涂荒灘到高樓林立,從產業洼地到創新高地,從城市末梢到開放前沿。十年間,福州新區經濟實現從1300億向3300億的跨越,2016年—2024年以年均8.4%的增速跑出“新區加速度”,在全省經濟版圖中挺起強勁增長極。
這是破立并舉的十年。全國首單醫療數據資產使用費國庫收入在此達成,全球最大單機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這里下線,全國首個“自貿+跨境”數字貿易全產業鏈集聚區在此落地……每一處創新都在書寫未來城市的“福州模式”。
福建省首個空港型綜合保稅區——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正式運營。
這是向海圖強的十年。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福州江陰港綜合保稅區等平臺相繼獲批,中印尼“兩國雙園”、福州新區閩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打造跨國、跨境貿易區域合作標桿,以福州新區為重要窗口,中國的開放大門越來越大。
站在十周年的歷史坐標上回望,福州新區不僅交出了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相較全省九市一區位列第一的亮眼答卷,更以國家級新區的使命擔當,鋪展出一幅“產城人”深度融合、兩岸合作縱深推進、國際交流愈發頻繁的恢宏畫卷。
從一條道路 看產業新城的崛起
東湖路上,一輛智能網聯網約車平穩駛過,無需人工手動操作,方向盤自動旋轉,剎車精準控制。第一次體驗的臺灣同學小江興奮地感嘆:“科技原來離生活這么近!”
這一幕,不僅是智能駕駛技術落地的生動縮影,更是福州新區以國家級新區站位,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鮮活注腳。在這條路上,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交織,數字基建與開放合作共振,傳統產業與未來場景碰撞,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見。
這條科技感十足的道路,起點處矗立著福州新區的“智慧大腦”——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自2017年啟動建設以來,這里就致力于打造堅實的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如今已形成“天上三朵云(數字福建政務云、商務云、福州政務云)、中間兩中心(省超算中心、省智算中心)、地上兩條路(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的數字化格局,數字新基建規模占據全省半壁江山。截至目前,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含網龍片區)已注冊企業1265家,合計注冊總資本751.9010億元,匯聚全省最大的算力集群——2585P人工智能算力和6000萬億次/秒的超算能力,以及全國首個數據資產運營服務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省數字經濟“心臟”。
沿東湖路繼續前行,氣勢恢宏的數字中國會展中心映入眼簾。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永久會址,這里見證了無數前沿科技的展示與創新思想的碰撞。今年數字峰會期間,全國單體最大人工智能智算中心項目簽約落地這片創業熱土,目標直指“港數閩算”和兩岸數字經濟融合。“這里既有國家級新區的政策優勢,又有對臺合作的獨特平臺。”項目負責人賈暄的感慨,道出了新區的核心競爭力。如今,通過連接香港算力需求與福建算力資源,聯動臺灣硬件制造與大陸應用場景,一條橫跨海峽、輻射華南的數字產業鏈正加速崛起。
中國聯通5G智慧工廠項目助力紡織企業提質增效。
這條路的延伸,還指向傳統產業的涅槃重生。就在與東湖路交接的雙龍路上,中國聯通(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推出的“天梭紡織云”已接入金綸高纖、長源紡織、新華源紡織等20多家本土企業,并為全省4500多家工業企業提供數字化咨詢服務,助力1700余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而當目光順著東湖路向整座城市眺望,新質生產力正持續賦能重要支柱產業加速提檔升級,如今的福州新區已擁有超千億產值的紡織產業集群、全國首個全產業鏈海上風電產業園、世界領先的偏光片生產基地等諸多現代化產業明珠。
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
從一座門戶 看開放新城的魄力
向海而生的福州新區,天然承載著向海圖強、向海開放的使命。作為全國唯一涵蓋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國家級新區,這里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濱海之地,更是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支點。
從空中俯瞰福州新區蜿蜒的海岸線,一個個開放的故事在這里生動上演,勾勒出一幅中國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壯闊圖景。
長樂國際機場的故事是這幅圖景中最鮮活的注腳。今年4月,全國首票進口印尼鮮食椰子通過這里進入我國,這一看似平常的貿易往來,背后卻蘊含著深刻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標志著中印尼兩國深化貿易合作的新成果,更凸顯了福州新區在對外開放格局中的獨特地位。
作為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設施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樞紐機場,長樂國際機場正闊步邁向“雙跑道、雙航站樓”新時代,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打造新形象、增添新動能注入澎湃活力。而以此為原點,我們能看到,福州新區的開放通道不斷拓寬——福建省首個空港型綜合保稅區正式運營、濱海快線開啟全線空載試運行、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福州新區閩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持續深化合作……一系列開放舉措層層疊加,讓福州新區成為國際要素集聚的“強磁場”,編織起一張日益緊密的國際合作網絡,使福州新區逐漸成長為福州、福建乃至全國向世界開放的重要平臺。
當視線順著漫長的海岸線南移至福清灣畔的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另一處開放高地——中印尼“兩國雙園”的故事同樣精彩。
這個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推動的共建“一帶一路”新旗艦項目,正在書寫著跨國產業合作的新篇章。
全國首票進口印尼鮮食椰子在福州口岸通關。
今年以來,中印尼“兩國雙園”已推動全國首票進口印尼鮮食椰子在福州口岸通關,印尼青椰的輸華準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建成投產4條椰子加工生產線。
以產業發展為牽引、以國際合作為路徑,福州新區依托中印尼“兩國雙園”積極探索構建“5+5”產業合作聯盟,聚焦海洋漁業、熱帶農業、輕工紡織、機械電子、綠色礦業等5條跨國合作產業鏈,建設貿易、物流(冷鏈)、產能、金融、人文與健康等5個國際合作平臺。
十年向海,潮涌未歇。福州新區的開放實踐里,有港口吞吐的繁忙,有產業聯動的智慧,更有立足海洋、擁抱世界的胸懷。
下沙海濱度假村人氣火爆。
從一片海灘 看宜居新城的溫度
夏日的陽光傾灑在下沙海灘,細軟的沙粒在腳下綿延,純白的海螺塔與湛藍的海天構成一幅唯美的畫卷,引來游客的陣陣驚呼。
下沙,這片曾經斑駁的“老風景”,自2023年蝶變歸來后,已成為年均游客量突破400萬的“頂流”景區。而在翻涌不息的海浪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碧海藍天的詩意,更看到了福州新區十年發展的生動縮影——一座城市的生態修復、城市建設與民生改善,如何在這片土地上交織成一首動人的協奏曲。
站在海灘回望內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靚麗的綠色長城。木麻黃純林、混交林、景觀林層層遞進,像一把梳子梳理著曾經肆虐的風沙。而在十年前,這里還是生態脆弱的灘涂,風沙肆虐。如今,這片防護林不僅筑起了一道防風固沙的生態屏障,更成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作為全國首個把城市總規定位為森林城市的新城,福州新區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濕地綜合治理為筆,繪就了一幅“海濱城市、山水城市”的生態畫卷——閩江河口濕地申遺穩步推進,東湖濕地碧波蕩漾,蓮花山蒼翠如屏,內河水系清澈流淌。目前,濱海新城已建成長23公里的防護林,不僅讓風沙止步于林間,更讓濱海新城岸段躋身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當視線越過防護林向內陸延伸,城市的輪廓在薄霧中漸次清晰。
交通基礎設施構成連接海陸的“城市動脈”,讓城區向濱海的“30分鐘生活圈”成為現實:今年5月,福州地鐵濱海快線(F1)開啟不少于3個月的全線空載試運行,預計年底前正式開通運營,實現福州主城至濱海新城30分鐘通達。與此同時,濱海高速一期、地鐵6號線東調段等骨干交通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截至目前,福州新區濱海新城已累計建成市政交通道路135.58公里,初步形成片區路網體系。
位于福州新區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華山醫院福建醫院。
民生設施星羅棋布,構成宜居城市的核心支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華山醫院福建醫院、全省最大智慧化三甲康復專科醫院省康復醫院濱海院區等高水平醫療配套,為城市提供有力“醫靠”;福州第十九中學濱海校區、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等優質教育資源集聚,構建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直管區安置房簽約16770套,面積達168.32萬平方米,“租、售、補”多元化人才住房體系為科研人員、教職工、企業職工筑起安居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十年來,福州新區累計實施城市配套設施項目200多個,推進優質公共資源落地生根。2021年、2022年,福州新區連續獲評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考核培育新區(組團)樣板項目第一名,持續引領全省城市品質提升。
十年回眸,下沙海灘的浪花依舊,而背后的城市早已蝶變。從綠意盎然的生態防線,到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再到溫暖繁華的人間煙火,福州新區正以生態為底色、以民生為筆墨,書寫新時代高品質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模板。
福州新區濱海新城東湖數字小鎮。
從一座新城 看宏偉藍圖的實踐
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未來。站在福州新區成立十周年的歷史節點回望,這座拔節生長的現代化國際新城,不僅承載著福州人民向海圖強的千年夢想,更見證著“3820”戰略工程這一宏偉藍圖從紙面走向大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活實踐。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接力。20世紀90年代,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地指出,“福州在大踏步邁向新世紀的進程中,首先要有一個立足于科學、切合于實際的長遠的戰略設想,才能使福州的改革開放事業譜寫出最宏壯的樂章”。他親自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簡稱“3820”戰略工程),系統謀劃了福州3年、8年、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步驟、布局、重點等,明確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宏偉目標,為福州擘畫了美好藍圖,確立了總綱領、總方略。
這一戰略構想如同種子播撒在閩江口肥沃的沖積平原上,經過三十年孕育生長,又在福州新區這片熱土上結出累累碩果。
201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復設立福州新區,這塊涵蓋800平方公里的濱江濱海區域,作為全國第十四個、福建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肩負起福州都市圈和強省會戰略,成為新時代省會福州發展的戰略支點使命。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進程中,福州新區以敢為人先的探索,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這是破立并舉的十年——從“三山兩塔一條江”到“七山兩江一面海”,城市格局之變打破千年空間桎梏;從紡織名城到“數字福建”核心區,產業躍遷之路見證發展動能轉換;從“海絲”樞紐到兩岸融合橋梁,開放胸懷之廣彰顯戰略支點擔當。
2024年,福州新區經濟總量達3331.04億元,成為福建省最具活力區域之一,全面提升福州城市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作為。去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國家級新區高質量建設行動計劃》,描繪國家級新區發展新愿景;今年,福州新區與長樂區啟動全面深度融合,兩區協同發展新格局加速形成。與此同時,福州新區、平潭綜合實驗區一體化協同發展步履不停,建設兩岸融合示范區先行區的目標更加堅定。
巨筆如椽,十度春秋擘畫時代新篇;征程壯闊,十載耕耘鑄就新區輝煌。站在“十五五”規劃的新起點,福州新區(長樂區)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更大的氣魄、更嚴的標準、更高的效率全面推進兩區融合建設新篇章,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桿,讓一個更具實力、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福州新區(長樂區)閃耀八閩大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新區力量。(記者 吳樺真 圖片由記者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活動在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前舉行2025-09-01
- 福州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新學期注意預防三類疾病2025-09-01
- 福州高新區以“馬上就辦”擔當構建幸福園區2025-09-01
- “驛站天使”服務戶外勞動者超1200人次2025-09-01
- 福州晉安“個轉企+聯辦”首單辦結 跑一趟辦成兩件事2025-09-01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宣講活動在福州舉行2025-09-01
- 福州小微企業用工合規特訓營開營2025-09-01
- 福州一案例入選2025年實景三維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創新應用典型案例2025-09-01
- 福州智慧物業服務平臺上線 業主可在“e福州”民生板塊投票2025-09-01
- 晉安榕博小學開學典禮現場秒變科技園2025-08-3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通過!福州濱海快線又傳好消息2025-09-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