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第三場記者見面會
杰弗里·格林說的“飛虎隊”,也是福建的老朋友
東南網9月3日報道(福建日報特派記者 肖榕)
見面會上,杰弗里·格林向在場記者揮手致意。福建日報記者 張永定 攝
6月23日至8月15日,“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歷史圖片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福建日報記者 施辰靜 攝
9月2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在北京舉辦第三場記者見面會。五位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講述了先輩同中國人民并肩作戰、結下深厚友誼的故事。
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主席杰弗里·格林在見面會上介紹了飛虎隊的故事。1941年,美國陳納德將軍組建了“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與中國軍民一起抗擊日本侵略者,這支隊伍被稱為“飛虎隊”。“‘飛虎隊’這個名字就是中國人民給這些美國飛行員起的,他們認為飛行的老虎是不可戰勝的。正因為有這樣的飛虎精神,當時越來越多的美國飛行員來到中國,志愿成了飛虎隊的一員。”杰弗里·格林說。
福建與飛虎隊也有著特殊的淵源和深厚的情誼。1945年2月2日,美國第14航空隊在長汀設立辦事處。飛虎隊一個支隊的地勤、航空人員等100多人移駐長汀縣城和機場,成為東南前線唯一的抗日空軍基地。
這兩年,杰弗里·格林與飛虎隊老兵后人多次踏上福建的土地。去年9月,杰弗里·格林參加了在長汀舉行的“銘記英雄——紀念飛虎隊歷史圖片展”及長汀一中與埃爾蘭喬中學締結“飛虎隊友誼學校”等相關活動;今年6月,杰弗里·格林還專程來到福州,參加飛虎隊主題歷史圖片展的開幕式。
他說:“在飛虎隊來到中國后的三年里,一旦飛機在敵占區被擊落或者迫降,只要美國飛行員沒有立即落入日軍手中,總能得到中國人民的營救。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能夠如此持續而堅定地為來自異國的戰友舍生忘死。”
抗日戰爭期間,飛虎隊開辟出被稱為“駝峰航線”的空中生命線,一度成為戰時中國與外界保持聯系唯一有效的國際通道。而法國醫生貝熙葉,不僅曾親赴前線救治傷員,還通過自家的貝家花園為八路軍運送藥品,開辟了自行車“駝峰航線”。
在見面會上,談及父親曾經的義舉,法國著名心臟病專家貝石濤表示:“這很好地豐富了法國和中國的友好關系,同時它啟示我們要敢于展現抵抗精神,永不放棄。”
柯馬凱和小林陽吉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前者是中國抗戰時期國際友好人士戴維·柯魯克與伊莎白·柯魯克之子;后者是日本籍八路軍老戰士小林清之子。
柯馬凱所在的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是由路易·艾黎、宋慶齡等知名人士為支援中國抗戰而發起的機構。他說,那些在國際舞臺上從事正義事業的中國人,講好他們的故事同樣重要。“當年,在我父親參加的國際縱隊中就有近百個中國人。”他表示,隨著國力日益增強,中國在國際上起到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
小林陽吉則動情回憶了父親小林清作為原八路軍山東軍區敵軍工作部干部,參加抗戰的點滴。小林陽吉認為,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人民有數千年的傳統友誼,但是誰也不應該忘記在兩國關系史上有過侵略和被侵略的殘酷歲月。“一個民族的反省遠遠要比另一個民族的寬容更加重要,一個勇于反省的國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
尼·弗·崔可夫的爺爺是蘇聯元帥瓦·伊·崔可夫。作為俄中友協中央理事會成員,尼·弗·崔可夫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深入俄羅斯的中小學講課。“我既講歷史,也講俄中兩國的友誼,還有中國的經濟奇跡和中國文化,激發他們對中國的興趣。”尼·弗·崔可夫說,歷史不容篡改、歪曲,俄中兩國的友誼要傳承下去,共同守護好二戰的歷史真相,保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正視歷史,銘記歷史,才能直面未來,共創未來。尼·弗·崔可夫說:“在談到歷史意義的時候,我想今天我們聚在一起,就是友誼的見證,也說明了我們正是因為珍視共同的歷史才走到了一起。”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陳東海:深耕臺創園,做好兩岸融合大文章2025-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