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德鎮與研究會部分成員合照
7月25日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被譽為“中國茶葉第一鎮”,作為名茶鐵觀音主產區,安溪縣感德鎮的茶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迅速走上致富路。但近幾年安溪縣茶葉銷售量相較前幾年出現跌落,福建農林大學海西春雨行動隊、安溪茶學院赴泉州安溪有機農業采納態度調查實踐隊來到安溪感德鎮,意在響應“海西春雨行動”,調查當地對有機茶葉的態度及茶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助力茶業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致力匠心,千里而留香
實踐隊在安溪縣農茶局茶葉技術推廣站陳水吉高級農藝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中國茶葉第一鎮——感德鎮,在宋代,感德寓“以德感化”之意為金田鄉感德里,自古至今,感德就以“感恩載德”著稱。在這里,民風純樸,團結協作。實踐隊與安溪縣感德鐵觀音制作技術研究會會長陳清元及研究會部分會員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伴著縷縷茶香,陳清元會長介紹了研究會的大致情況:研究會定期組織茶農進行交流,互相學習種茶技術;研究會的會員們也會不定期外出培訓,引進先進技術;研究會還時常舉辦茶王賽,增加茶農之間的競爭力,鼓勵他們向更高的技術層面沖刺。
陳會長為實踐隊介紹當地舉辦的活動
研究會不僅傳播技術,還為當地人送去人情關懷。研究會所在黨員堅決貫徹落實“紅色筑夢”活動,他們經常走訪基層,技術指導貧困戶,幫助他們脫貧,共同富裕。陳清元會長也常到各地進行技術培訓,致力將最好的技術傳授到每家每戶,讓大家一起做更好的茶。此行對實踐隊員們是一次深刻的黨史教育,讓實踐隊員們認識到大學生應艱苦奮斗,為祖國的繁榮安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會長與實踐隊交流
制茶技術,任重而道遠
在研究會會員們的介紹下,實踐隊深刻得認識到了茶藝的博大精深。感德鎮作為鐵觀音之最,具有得天獨厚的植茶環境;合理比例的土壤酸堿度;霧多、漫射光多、溫度適宜的氣候環境。陳清元會長還指出感德鐵觀音之所以“質優、味香、韻濃”還與完善的茶園管理制度及專業的制茶技術息息相關。他們還向實踐隊生動得介紹了有機茶。會員黃杪香生動形象得擬有機茶為不化妝的美女。眾所周知,化妝可修飾一個女子容顏上的缺陷,然其都浮沉于表面。而素顏的美女,雖乍一看不足以驚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會慢慢顯出她的特有韻味。茶易同其理,化肥農藥可增加其色澤和香味,但其卻不像有機茶般品完后口齒留香,久久不散。
實踐隊深入茶園考察
有機茶雖更有益于品茶人的健康,但是大眾對有機茶的了解還不夠深入,這正是實踐隊此行的目的所在:了解農民對有機農業的態度,幫助推廣有機技術。陳會長提出希望能與高校合作,將理論和實際結合,一起推廣茶葉技術,致益于民。實踐隊帶隊老師即福建農林大學安溪校區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專職老師鐘琳老師指出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歷來有一個優秀傳統,推行校外導師制,聘請茶農作為導師,將實踐與理論結合,培養理論與實踐雙向型人才。
中午實踐隊在感德鎮鎮政府與感德鎮鎮長及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進行了深談,感德鎮鎮長向實踐隊介紹了未來感德鎮有機茶的發展方向,實踐隊了解了關于有機茶的另一面知識。實踐隊了解到政府也在竭力推動通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聲波防治等手段,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實現有機生產。感德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還向實踐隊介紹了有機茶在生產和推廣中遇到的困難,使實踐隊員們認識到了更多關于有機技術推廣方面的知識。
實踐隊與感德鎮領導干部合影
隨著一張張合影留下,實踐隊結束了感德鎮之行。實踐隊將繼續致力于有機農業發展潛力的探索與發掘,助力安溪有機茶產業的綠色發展,促進有機農業和可持續發展。
實踐隊在茶王賽點合影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南平市首批93家“放心茶企業”亮相茶博會2018-11-17
- “茶航母新模式”亮相廈門 助業者抱團挺過低潮2018-08-13
- 福州舉辦茶業職工技能競賽 年輕制茶人挑大梁2016-09-21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