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部分配合使用的醫療器械卻暗藏“消費陷阱”,一些不法機構使用非法產品、虛假宣傳泛濫、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嚴重威脅消費者健康安全,近日,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布醫美器械消費提醒,莫讓美容變“毀容”。
醫療美容器械直接作用于人體,具有明確醫療目的,風險程度更高,受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嚴格監管和分類管理,按風險程度分為 I、Ⅱ、Ⅲ 類,從一支小小的注射針頭,到一臺價值百萬的激光儀器,再到植入體內的假體、線材,都屬于醫療美容器械。
常見醫美消費“陷阱”要避開。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表示,只有正規醫療機構(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才是合法場所,生活美容院(包括美容美發店、SPA館、美甲店、工作室、酒店公寓、私人住宅等場所)絕不允許進行任何需要破皮或使用醫療器械的醫療美容項目。
警惕朋友圈、網絡平臺、美容院推銷的所謂“家用溶脂針”“美白針”等,這些產品多是未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非法產品,或存在無證注射行為,安全風險大,遠低于市場價的“超值套餐”或“內部渠道價”往往暗藏玄機,可能是使用了假冒偽劣、走私或來源不明的器械產品,或是非專業人員操作。
警惕“一次見效”“絕對安全”“無任何副作用”“專利技術”等夸大宣傳,合法合規的器械審批時會明確其適用范圍和可能的不良反應,操作醫療器械進行醫美項目的人員必須是專業人員。
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醒,做醫美前,消費者務必查驗機構是否持有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診療科目是否包含要做的項目。查看所使用的注射物、填充劑、假體、植入物、主要治療設備的醫療器械注冊證(或備案憑證),可登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產品注冊證號真偽及適用范圍。
同時,需確認操作人員是否具備《醫師執業證書》或《護士執業證書》,查看證書上注明的執業地點和范圍是否與該機構及項目相符,務必簽署詳盡的知情同意書和醫療服務合同,明確項目內容、使用產品(名稱、品牌、注冊證號)、風險告知、費用等,留憑證,索要并妥善保存病歷、繳費憑證、產品外包裝或標簽照片等。(記者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熱潮涌動2025-08-26
- 福州古厝有了“毫米級三維檔案”2025-08-26
- 福州新區(長樂區)的產業經濟“三重奏”2025-08-26
- 代表建議有成效 數字福州更惠民2025-08-26
- 福州優化地下室車位分批預售舉措2025-08-26
- 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2025-08-26
- 福州白馬河旅游運營配套建筑主體結構封頂2025-08-26
- 福州:“環晉安湖生活圈”交通升級2025-08-26
- 福州橫嶼公交樞紐站投用 緊鄰地鐵橫嶼站,推進“公交+地鐵”融合2025-08-26
- “愛在八閩 幸福有約”暨“茉莉傳情 緣系榕城”青年聯誼活動在榕舉辦2025-08-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從看海到玩海,嵐島“涼方”熱力全開2025-08-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