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改善22戶困境孩童生活空間,并給予心理和社會關懷
“希望小屋”點亮“被遺忘的角落”
7日,在剛完工的“希望小屋”里,閩侯縣上街鎮(zhèn)10歲男孩小陽(化名)滿懷喜悅地鋪開新學期課本,隨后轉身對閩侯縣樂志社工金婧婷說:“姐姐,謝謝你們!我有新‘家’了。”
屋內,乳白色墻面映著護眼燈柔和的光,實木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志愿者送來的課外書本,藍色床單上的卡通圖案隨窗簾起伏輕輕晃動。這個曾堆滿雜物、墻皮剝落的舊屋,如今成了小陽“香香的、漂亮的小天地”。
小陽的“希望小屋”與屋外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
空間改造 溫暖孩童
小陽身份特殊,作為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他自幼父母離世,與妹妹寄居叔公家。改造前,他的房間僅有一張歪斜的舊書桌,屋內墻皮斑駁、蜘蛛網叢生。盡管叔公盡力照顧小陽兄妹,但有限的條件讓“舒適空間”成為小陽的奢望。
改變始于今年“希望小屋”項目在閩侯縣落地。作為2025年省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希望小屋”項目精準聚焦省內6至16周歲、在民政系統(tǒng)建檔立卡的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等困境青少年群體,旨在切實改善他們簡陋的居住環(huán)境和缺失的生活設施。
作為閩侯縣今年22戶“希望小屋”受助者之一,小陽的生活空間改造從項目啟動到完成,歷時半年。施工隊主要進行了“三面改造”,包括鏟除霉變墻皮、涂刷環(huán)保乳膠漆、鋪設防滑地磚等。此外,屋內還配備定制家具。改造后的舊屋煥然一新。
社工金婧婷全程跟進小陽的“希望小屋”建設,她向記者介紹項目剛完成時的感受:“當陽光透過新窗簾灑在書桌上時,整個房間突然有了呼吸感。”更讓金婧婷動容的是小陽的反應——他走進房間,從最初的拘謹,到眼睛慢慢睜大,最后忍不住伸手摸摸書架,情不自禁地說:“原來我的房間可以這么干凈。”
參加“好年華 聚福州”實踐活動的實習生陳淑玉用相機記錄了這場蛻變。初訪時,她的鏡頭對準掉漆的墻面與霉斑;舊屋改造后,小陽的笑容被定格成溫暖畫面。“最好的攝影是凝視善意。”她坦言,當孩子坐在新書桌前望向窗外,她忽然明白,原來項目方修繕的不僅僅是生活空間,還用溫暖修補了孩子原本不完整的人生。
在“希望小屋”內,社工輔導小陽寫作業(yè)。
三維守護 助力成長
閩侯團縣委組織開展的“希望小屋”項目,不僅僅是對物理空間的升級改造,更構建起“物質+心理+社會”三維守護體系,為困境兒童織就一張全方位的成長網絡。
物質方面主要聚焦環(huán)境改善。今年,有22戶像小陽一樣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同時,通過“微心愿”活動,籃球、文具、新書包等被送到他們手中。
心理方面著重心靈滋養(yǎng)。今年以來,48場心理健康、安全自護、人際交往等主題活動常態(tài)化走進村居和學校。社工們幫孩子們筑起“心理防護墻”,提升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社會方面進行視野拓展。“小青帆——‘益’路同行”鄉(xiāng)村兒童公益夏令營中,孩子們第一次走進消防隊進行職業(yè)體驗、第一次用畫筆描繪“未來的自己”、第一次學做奶茶感受生活趣味、第一次系統(tǒng)學習社交禮儀規(guī)范、第一次通過情景模擬進行情緒管理……20余家企事業(yè)單位和200多名志愿者參與,讓關懷從“一間屋”延伸到“整個世界”。
“困境孩童需要的或許不只是一張床、一盞燈,而是‘原來有人在乎我’的底氣。”閩侯團縣委副書記陳琰東表示,他們將持續(xù)完善關愛服務機制,讓“希望小屋”繼續(xù)“生長”,讓更多的房間得到溫柔改造,讓更多的心靈得到輕輕托舉,讓每個鄉(xiāng)村孩子都能在陽光下大步走向自己的遠方。(記者 陳木易/文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八閩首邑 宜業(yè)宜居2025-09-03
- 以球會友共譜融合曲!2025海峽兩岸大學生籃球賽閩侯賽區(qū)精彩開賽2025-09-02
- 從閩侯走向全省!這個七旬教師太酷了!2025-08-27
- 福建外運南通物流中心三期項目全面封頂2025-08-27
- 閩侯:全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 ”實現“三個首創(chuàng)”2025-08-26
- 閩侯金魚產業(yè)“游”向新賽道2025-08-25
- 福州將增一個沉浸式文旅小鎮(zhèn) 位于閩侯洋里鄉(xiāng)2025-08-17
- 閩侯福延白沙古道竣工 串聯(lián)多個人文古景觀2025-08-11
- 紅色題材微電影《聽說紅軍回來過》殺青 在閩侯縣小箬鄉(xiāng)取景拍攝2025-08-09
- 用愛照亮自強少年逐夢路 54個“希望小屋”9月前完成建設2025-08-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星點心愿”:公益路上的堅持與夢想2025-09-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