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創新監管模式,規范建筑垃圾處置
——“七個管住”管住了車也管住了人
夜幕降臨,一輛輛渣土車在智慧系統的“注視”下,按照規定路線有序行駛,車身潔凈,不見往日“一路拋撒”的模樣。變化的背后,是倉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創新推出的“七個管住”模式在發揮作用。
曾經,建筑垃圾治理是個令人頭疼的難題:車輛“滴撒漏”、亂傾倒、監管難……如今,這些難題都有了破解之道。倉山創新推出建筑垃圾管理“七個管住”舉措,通過管住出土點、卸土點、渣土車、路線、企業、審批、干部七個關鍵環節,構建起全鏈條閉環監管體系。截至目前,倉山建筑垃圾規范處置率達到100%,亂傾倒現象同比減少85%。
各工地門口配置了沖洗設施和專職人員,駛出大門的運輸車輛需統一沖洗,經檢查后方可駛出工地。
據悉,為從源頭杜絕未密閉、“滴撒漏”等問題,倉山區為190個在建工程和469個小區裝修垃圾出土點都配備了“建筑垃圾處置監督牌”,剛性執行“兩個必須”“五個不準上路”標準,讓渣土車“清爽”出場。
同時,倉山渣土車落實一車一碼,掃碼即可查看車輛信息、運輸路線和消納場地。“這就像給每輛車安裝了‘導航+記錄儀’,全程可追溯。”倉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綜合執法大隊楊龍燦大隊長說,在消納末端,全區32個消納點通過“一車一單、出土/回填掃碼”實現產運銷全流程追溯,確保消納環節標準、可控。
智慧監管不止于此。倉山通過接入公安“天眼”系統,對重要路段實行24小時智能監測,一旦發現車輛未密閉或偏離路線,執法人員會立即前往現場查處。線下“環衛+群眾+執法”聯動機制更是讓處置效率大幅提升,最快半小時就能響應處理。
一套組合拳下來,變化顯而易見:出土點規范裝載達標率從65%躍升至100%,亂傾倒現象減少85%,城市道路更加潔凈美觀。
這套創新做法不僅管住了車,更管住了人。通過“老帶新”傳幫帶、定期業務培訓、廉政教育基地參觀等形式,執法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廉潔意識持續提升。同時開展企業培訓2500余人次,讓規范運輸成為行業共識。
截至目前,倉山區通過該模式累計檢查工地3122次,查處違規案件257起,建筑垃圾規范處置率達到100%。(記者 林晗 通訊員 倉萱)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溫泉街道瓊河社區開展湯邊攀講“紅色門票憶崢嶸”主題講座2025-09-04
- 福州分團將亮相第二十五屆投洽會2025-09-04
- 福州市區往返羅源站點巴士4日開通2025-09-04
- 福州印發方案 高標準打造幸福河湖2025-09-04
- 福州鼓樓低空政務巡檢實現“一機多飛”2025-09-04
- 福州江陰港城醫院封頂 計劃明年12月建成投用2025-09-04
- 整個福州城,都在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2025-09-04
- 首個全國科普月!來福州開啟奇妙的科學之旅2025-09-04
- 八閩河山曾浴血 抗戰精神永傳承2025-09-04
- 九三抗戰勝利日,一群人在福州做這件事!2025-09-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新區設立十周年 經濟總量達3331.04億元2025-09-05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第二屆閩商茶業大會在榕召開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