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30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劉必然)
掃一掃,看屏山君報道
公元前202年,福州建城。從此,有福之州連山海,福氣綿延兩千年。
30年前,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展目標確定。此后數十載,錨定目標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高度肯定了福州建設發展,深情地說:“現在的建設都符合這個方向,跟我們當時設想是一致的,而且發展得比我們設想還要好。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八月福州,綠榕蔭里,盡庇幸福人家。
8月29日,“福州市確定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展目標30周年”座談會在榕城召開。當年親歷者代表、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回顧30載非凡歷程,展望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廣闊前景……
一
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親自主持編制《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擘畫了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宏偉藍圖。1995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第七次黨代會上正式提出“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而努力奮斗”。
這其中蘊含的戰略思維、工作方法與發展理念,始終閃耀著真理光芒。
前瞻謀劃的戰略思維。主持編制“3820”戰略工程、提出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等一系列發展戰略,堅持放眼全國乃至世界。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時任福州市市長金能籌回憶說,習書記敏銳洞察國內外形勢,提出比“3820工程”更為長遠和更高層次的目標——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展現出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宏大格局、遠見卓識。
改革創新的發展理念。首創“一棟樓”辦公整合審批流程、大力興辦多種類型的開發投資區、創新利用外資進行舊城改造,極大激發了城市活力,打開了福州發展的新天地。國家發展改革委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史育龍說:“30年來,福州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宏觀調控機制,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推進科技教育和經濟建設緊密結合,實現經濟高速度、高效率、跳躍式前進和超常規發展。”
系統推進的工作方法。“3820”戰略工程,把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統籌謀劃和推進。省委黨史方志辦主任劉大可認為,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同志始終把現代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深刻把握各項戰略部署和政策舉措的整體性、關聯系、耦合性和協同性,彰顯了善于把握重點、整體推進的系統思維。
專家們認為,30多年來,福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大力推進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實現從“紙褙福州城”到宜居幸福城的蝶變,是高質量城市發展的生動樣本。
二
中國有9.4億人生活在城鎮。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城市?
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提出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目標。
重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其中的時代內涵。
“城市”是載體。新時代“城市觀”里,城市不僅是經濟活動的空間,更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家園。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城市發展道路上,要立足國情市情,“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中國每個城市都有可能打造成功能完善、形態優美、具有地方山水和中國建筑基因的世界級城市。”祖籍福建永春的著名國際城市規劃大師、新加坡墨睿設計事務所董事長劉太格交流體會。
“現代化”是方向。建設現代化城市,不只是林立的高樓大廈,還涵蓋經濟體系、治理能力、文化軟實力、生態環境等各領域,是現代化成果的綜合體現。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韓慶祥認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在市域層面的實踐萌發和早期孕育。
“國際”是視野。建設國際城市,要在擴大開放中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文明互鑒中增強文化影響力。福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近年來持續深化改革開放。“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本質特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分享了打造國際創新中心、雙向國際投資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雙循環門戶樞紐的觀點。
三
“城,所以盛民也。”
3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就鮮明指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應該包括“人的現代化”。
我們不妨通過一棵樹、一條街、一間房,透視“有福之州、造福于民”的理念。
“一棵樹”的故事。今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宋代福州知州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的往事,贊譽其“綠蔭滿城,暑不張蓋”。3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就提出要樹立生態城市的理念,提倡“多種樹,少種草,不能讓老百姓挨曬”,大力推進“綠化福州”工作。如今,福州森林覆蓋率和空氣質量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中居于前列,擁有近1500座公園、1800公里山水福道,成為名副其實的“千園之城”。
“一條街”的記憶。《福州古厝》序中指出“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福州始終懷著珍愛之心、尊崇之心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推動三坊七巷、海絲史跡、船政文化史跡等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統籌保護和利用的關系,讓古老街巷留住鄉愁記憶、煥發時代生機。如今,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等歷史街區都已成為展示閩都文化魅力、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會客廳”。
“一間房”的變遷。曾經的福州棚屋區林立,群眾居住條件艱苦,一度被稱為“紙褙福州城”。2000年,在習近平同志親自推動下,福州啟動了大規模的棚屋區改造工程。短短一年時間,數千戶居民告別棚屋,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居。多年來,福州堅持每年財政支出八成左右用于民生,把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等實事辦實、好事辦好,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有福之州,福氣滿滿。七溜八溜,不離福州。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征程上,且看有福之州、溫暖榕城更好造福于民!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維護環境整潔 營造文明“風景”2025-08-30
- 福州:在繼承中發展 在發展中創新2025-08-30
- 福州西二環北二環主干道污水管網工程全面完工2025-08-30
- 福州:賡續榮光三十載 奮楫揚帆再出發2025-08-30
- 玩轉福州,深入鄉野,體驗“慢生活”!2025-08-29
- 你要親自走一遍,才知道梁厝有多美!2025-08-29
- 福之州,引以為“榕”2025-08-29
- 注意!福州象山隧道將全面開放通行!這些地方出行有變→2025-08-29
- 全國獲獎名單公布!青教賽福州成績全省最佳!2025-08-29
- 福州市總工會2025年職工創新創業技能提升培訓2025-08-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晉安西園村:千年古村 非遺雙璧2025-08-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